当前位置:  首页> 新闻中心

批量采购省的不是钱,是效率

凌晨3点的采购部:比“砍价”更难的,是“平衡”
上周加班到凌晨,路过公司采购部时,看见应届生小琳还在电脑前翻供应商报价单。她揉着眼睛吐槽:“老板要求这个季度采购成本降10%,但供应商说原材料涨价要提价20%,我夹在中间像块‘夹心饼干’——砍狠了怕供应商断货,砍轻了怕老板说我没用。” 
这不是小琳一个人的困境。刚过去的2023年,某调研机构数据显示:83%的采购人员表示“降本压力”是最大挑战,而同时,67%的企业因供应商质量问题导致过生产延误。 
当“既要降本、又要保供、还要质量”成为采购岗的“三角难题”,我们不得不思考:2024年,采购营销的核心逻辑,是不是该变了?

不是不会砍价,而是“砍错了方向”
为什么采购人员越来越累?本质上,是传统采购思维的“失效” 

  • “砍价=降本”的误区:为了满足短期降本目标,拼命压低供应商价格,结果换来的是“偷工减料”或“延迟交货”——某制造企业曾因强制要求供应商降本15%,导致一批原材料不合格,最终返工成本是降本金额的3倍。 

  • “被动应对”的困境:依赖“经验判断”选供应商,等出了问题才救火——比如去年某电子企业因供应商工厂突发火灾,导致生产线停摆1周,损失超千万。 

  • “角色定位”的错位:很多企业把采购部当成“花钱的部门”,却忽略了:采购成本占企业总支出的40%-60%,是利润的“源头调节器” 

从“执行”到“战略”的升级
面对这些痛点,行业里已经有企业走出了新路径。我们总结了2024年采购营销的3个核心趋势,帮你从“砍价工具人”变成“供应链战略家”: 

##### ✨ 趋势1:数字化采购——用“数据”代替“经验”,告别“拍脑袋”
案例:某快消企业用数字化采购平台,整合了1000+供应商的报价、交付时效、质量数据,通过AI算法预测原材料价格走势。去年双11前,系统预警“纸浆价格将上涨12%”,采购团队提前3个月锁定供应商,最终降低了8%的包装成本。 
可落地方法 

  • 用“采购管理系统(SCM)”整合供应商数据,比如报价、交期、次品率; 

  • 借助“AI价格预测工具”,提前预判原材料波动(比如查“卓创资讯”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); 

  • 用“电子招投标平台”优化供应商选择,让报价更透明。 

##### ✨ 趋势2:供应商“伙伴关系”——从“零和博弈”到“协同降本”
案例:某汽车企业没有强制要求零部件供应商降本,而是派工程师去供应商工厂,一起优化生产流程。结果,供应商的生产效率提升了25%,成本下降了18%,双方都赚了。 
核心逻辑好的采购,不是“让供应商赚最少的钱”,而是“让供应商和自己一起赚更多的钱” 
可落地方法 

  • 对核心供应商,定期召开“协同降本会议”,一起找流程漏洞; 

  • 给供应商“长期订单”承诺,换取更优惠的价格和更稳定的交付; 

  • 建立“供应商评分体系”,把“协同意愿”纳入考核(比如是否愿意分享成本结构)。 

##### ✨ 趋势3:战略采购——从“买东西”到“管供应链”
案例:某医疗企业的采购部,不再只负责“买设备”,而是参与到“新产品研发”中。他们提前和供应商沟通“未来3年的原材料需求”,让供应商提前布局产能,结果新产品上市时间缩短了6个月,成本降低了10%。 
角色转变:采购人员要从“执行层”升级为“战略层”——不仅要“买对”,还要“买得有未来” 
可落地方法 

  • 参与企业战略会议,了解“未来1-3年的产品规划”; 

  • 调研供应商的“产能布局”,比如是否有海外工厂,应对供应链中断; 

  • 关注“可持续采购”,比如选择环保材料,符合客户和政策要求(比如欧盟的“碳边境税”)。 

不是“省钱”,而是“创造利润”
最后想和所有采购人员说: 
你不是“花钱的人”,而是“企业利润的守护者”。 
2024年,采购营销的核心,不再是“砍价”,而是“平衡”——平衡成本与质量,平衡短期与长期,平衡企业与供应商的利益。 
就像某采购总监说的:“好的采购,能让供应商愿意和你一起扛风险,能让老板放心把战略交给你,能让自己从‘加班狗’变成‘战略家’。” 

logo
©京ICP备2022033741号-7 美国采购与供应链认证协会版杈所有